7x24小时在线
正常人的心率每分钟在60~100次之间,但如果低于60次,那么就是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属于心律失常类型当中的一种。轻则会让病人出现头晕、乏力、倦怠等症状表现,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猝死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动过缓呢?如何调节心律过缓?
心律过缓的原因
一、生理性心率过缓的原因
1、长期锻炼
运动员的心率比正常的人要缓慢一些,主要是他们长时间进行训练,促使心肌发达,心肌纤维变得粗大,此时心肌的能力比较强,所以心率往往会比较慢,但是也能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血液的需要。所以运动员的心率一般每分钟会低于60次,甚至只有50次左右,只要没有不适症状,就不用担心。
2、年龄增长
窦性心率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慢,所以许多老年人都会有心率过缓的症状,心率每分钟大概是40~60次左右。只要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变,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一般就不用处理。
二、病理性心率过缓的原因
1、心脏疾病
这是导致心率过缓的主要原因,当出现了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疾病时,心脏出现了器质性病变,还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这时候就会导致心率过缓,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有致命的危害。
2、全身疾病
出现流感、甲减、伤寒、黄疸、颅内压增高、碱中毒、高血钾症、抑郁症等全身性的疾病时,也常常会引起心率过缓。需要及时治疗原发病,才能让心率恢复正常。
上一篇: 心律过缓怎样检查 如何治疗?
下一篇: 心率过快的危害 如何预防心率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