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在线
立冬,十月节。立,始建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冬,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十一月七日前后交节,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后结束。立冬的“立”是开始的意思,“冬”有终止、藏匿的意思。立冬,意味着冬季开始,万物收藏。
民间有在立冬节气进补的习俗。有条件的人将人参、当归等滋补药材和肉类食材同炖补益身体。在古代,皇帝会于立冬日在郊区举办迎冬仪式,回程之后会赏赐群臣冬衣,并要抚恤孤寡。
在民间一直以“立冬”作为冬天的开始,但是气候学上,需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才算真正进入冬季。我国幅员辽阔,立冬节气时北方进入冬天。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常常南侵,气温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农作物要注意防寒。东北地区农作物进入越冬期,华南地区播种冬小麦。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注意给土壤补充水分。
立冬与健康
自然界与人体
自然界的阴气完全出于地,标志着冬季的开始。阴气在大地之上,并开始向天空高处上升。阳气从大地开始向地下水沉降。气候上,水开始结冰,地开始冻。
冬应肾。肾者,位于腰部,为作强之官。立冬时,循肝上升之元阴,完全出于脾,并开始逐渐上升入于心;循肺下降之元阳,从脾开始下沉,逐渐入于肾。
冬养生宜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精神调养上要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
立冬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故此时养生要注重“藏”,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
立冬起居调摄宜保证睡眠、空气流通、足部保暖,不宜盲目补
立冬宜收藏之道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立冬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此时万物开始收藏,天人合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人们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现代人因为忙碌的生活,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但最迟也要在晚上十一点前入睡。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此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起床后可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比较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总之,立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以顺应冬季养藏之道。
宜空气流立冬节气虽已有明显寒凉感,但不能一味地闭门、闭窗保暖,要适当开窗通风,时间可以选择在晨起或中午日光充足时。
开窗通风有诸多益处。首先是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屋内温暖,但因关闭门窗,人体呼出的浊气弥漫在空气中,会引发呼吸道疾患。开窗通风,可使得室内空气清新。再者改善室内湿度。室内温暖,但空气干燥、湿度低,开窗通风可缓解这个问题。尤其是雪后,潮湿的空气可湿润人们的呼吸道,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温馨推荐相关体检预约链接
悦康体检网提醒您,以上链接可以实时查询预约日期情况,建议通过该链接直接预约。
悦康体检网是专业的全国体检预约平台,提供全国4000家公立医院及体检中心的个人/团体体检预约,预约方便,快捷。网上选择体检套餐到院即可体检,省去开单,排队、缴费等繁琐过程,为您节省时间还能享受活动优惠。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0-8968
上一篇: 什么是肺结节?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怎么办?
下一篇: 口吃的定义和症状表现,如何治疗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