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在线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做过几次体检,做完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很多指标和术语都看不懂,对体检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及结果摸不着头脑,体检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箭头、还有一些看起来很严重的疾病提示,太令人焦虑了,那么该怎么懂得它呢?
下面给大家划重点啦!
下文中【标准值】的定义:正常范围(每个实验室略有标准差异)
2、血红蛋白
标准值:110~150g/L
解读:血红蛋白低于标准值就是我们常说的贫血。
建议:发现贫血后应该去血液科就诊,进一步通过血清铁等检查分析评估贫血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分别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因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补充维生素B12或者叶酸等。
3、白细胞
标准值:4~10×10^9/L
解读:白细胞升高常提示急性感染、急性损伤、急性中毒及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等。
白细胞减少受影响因素较多,可以同时参考中性粒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不低于 1.5×10^9/L一般就不提示异常。
白细胞减少通常建于化疗后、严重的感染和血液系统肿瘤等。
建议:如果白细胞明显升高,或者中性粒细胞低于 1.5×10^9/L,建议到血液科就诊
2、胆红素
标准值:5.1~28 μmol/L
解读:血胆红素来自于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体现的是肝脏的运转能力。
体检常常出现的是没有转氨酶变化的单纯胆红素升高,此时就并非是肝脏受损。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饥饿性胆红素升高(空腹越久胆红素越高些)或者一种无伤大雅的先天差异:Gilbert 综合征。
建议:当胆红素升高伴随转氨酶升高时,常常提示较为明显的肝细胞损伤,尤其是胆汁淤积时更为明显,建议消化内科、肝病科就诊。
3、白蛋白
标准值:35~55 g/L
解读:白蛋白水平同样是体现肝功能的指标。
当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时,通常说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合成能力下降,或者是肾脏疾病经肾脏丢失白蛋白过多。
此外还可以关注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比值明显下降时,可能存在免疫相关肝脏疾病。
建议:白蛋白减低建议到消化内科、肝病科或者肾病科就诊,追究病因,并根据病因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充足。
2、尿酸
标准值:155~357 μmol/L
尿酸算是一种特殊的肾功能指标,它可以体现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或者异常的尿酸生成过多。
高尿酸血症说明体内代谢产生的尿酸太多了。
建议:如果尿酸升高明显,或者已经导致了痛风等并发症,需要到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或者肾病科就诊,药物治疗。
血压
1、血压
指标范围:高血压:血压超过 140/90 mmHg
低血压:低于 90/60 mmHg
解读:普通人体检发现的低血压并无太多临床意义。高血压需要重视。
建议:高血压需要去心内科就诊。
除了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之外,还要注意限盐健康膳食,保持适中体重,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
1、甘油三酯
标准值:0~1.7 mmol/L
解读:甘油三酯升高相对意义较小,只有非常严重的升高才会导致胰腺炎等疾病。
建议:自己能做的主要是减重、规律运动、减少淀粉摄入。
2、胆固醇
标准值:0~5.18 mmol/L
解读:胆固醇升高需要重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建议:发现胆固醇升高,需要交由内分泌科医生根据具体升高胆固醇类型和程度,以及全身的综合情况制定治疗计划。
自己则要注意戒烟,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高血压高血糖,并且限制糖和脂肪的摄入,多食用蔬果和鱼类。
标准值:阴性
解读:粪便化验项目中相对有意义的是粪便隐血,但干扰因素也会较多,所以假阳性占比较大,不能很好的体现价值。
建议:发现阳性还要具体分析,中老年人的粪便隐血阳性需要重视,建议到消化内科进行后续检查。
2、胆固醇
标准值:0~5.18 mmol/L
解读:胆固醇升高需要重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建议:发现胆固醇升高,需要交由内分泌科医生根据具体升高胆固醇类型和程度,以及全身的综合情况制定治疗计划。
自己则要注意戒烟,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高血压高血糖,并且限制糖和脂肪的摄入,多食用蔬果和鱼类。
2、尿蛋白
标准值:阴性
解读:尿蛋白 + 多数是生理性的,可以因为运动或者直立的体位引起。++ 以上则要注意病理因素,比如糖尿病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建议:建议到肾内科就诊。
2、甲状腺超声
常见异常:甲状腺结节
解读:超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并非恶性病变,只是有很微小的可能是甲状腺癌被错误识别为甲状腺结节。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用 TI-RADS 分级来体现超声观察甲状腺结节的危险程度:
TI-RADS 1 级:甲状腺正常
TI-RADS 2 级:结节是良性的
TI-RADS 3 级:结节大概率是良性的
TI-RADS 4 级:结节可疑是恶性的
TI-RADS 5 级:结节可能是恶性的。有 1~2 项提示恶
TI-RADS 6 级:结节已经活检证明是恶性的
建议:2、3 级建议定期进行超声复查;大于 4 级需要找甲状腺或普外科医生评估治疗。甲状腺结节很常见,只要没被证实有恶性变化,不需要调整饮食。
3、经阴道超声
常见异常:子宫肌瘤、盆腔积液
解读: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超声的常见的结果。
盆腔积液:女性可以有生理性的盆腔积液,尤其是在经期前后,通常深度不超过 3 cm 的都不是疾病问题。
建议:子宫肌瘤:在没有月经过多、严重痛经、腹部坠涨等感觉时,并不需要针对子宫肌瘤治疗。如果伴有不适,建议妇科就诊治疗。
盆腔积液:超过 3 cm 的则要评估有无伴随的不舒服症状,比如月经紊乱、小腹坠胀痛等,再由妇科医生进一步判断。
4、乳腺超声
常见异常:乳腺结节、乳腺增生
解读:乳腺结节也有一套评估恶性程度的标准,BI-RADS 分类共分 6 类:
0 类:评价不完全,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1 类:阴性,无异常发现。
2 类:基本排除恶性。
3 类:恶性危险性 < 2%。
4 类:可疑恶性病变,危险性 3%~90%,其又可分为 3 个亚型。
5 类: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危险性 > 95%。
6 类:已知恶性病变。乳腺增生则是常见的「过度诊断」。
建议:女性随着生理周期变化,乳腺也会有些波动,并非病理性增生。并不需要因为发现乳腺增生而采取什么措施。
2、TCT
常见异常:ASC-US、LSIL
解读:妇科检查更重要的是用于宫颈癌筛查,也就是 TCT 和 HPV 检查。当 TCT 出现 ASC-US(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LSIL(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时,需要结合 HPV 结果跟进后续诊疗。
建议:建议妇科就诊。
3、HPV
常见异常:某某型阳性
解读:HPV 阳性,不代表一定会得宫颈癌,两年内大概率能通过身体的自身免疫清除掉病毒。
建议:当 HPV 阳性,尤其是 16、18 这些高危 HPV 阳性,建议到妇科进行评估,结合 TCT 结果跟进后续诊疗。
2、胃镜
常见异常:胃炎、胃息肉、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
解读:胃镜检查可能适合 40 岁之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体检进行,目的是发现早期癌症或者癌前疾病。胃镜报告上的胃炎只是说明「你的胃长大了没有原来好看了」,不等于就有了炎症疾病。单纯的非萎缩性胃炎无需干预。胃息肉大多数也不存在危险,但可以检查同时切除通过病理确定息肉类型。
建议:发现重度肠化萎缩或者上皮内瘤变/不典型增生时,建议到消化科就诊,加强后续监测,必要时预防性黏膜切除。
3、胃功能两项
标准值:
胃蛋白酶 I:>30ng/mL
胃蛋白酶 I/II:> 3.89
胃泌素-17:<1.50 pmol/L
解读:胃功能两项不应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可以用于 40 岁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镜检查前的辅助检查。
建议:普通人不推荐常规体检时检查。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对于指标哪些需要重视,哪些不用担心是不是有一定了解啦。
悦康体检网温馨推荐相关预约链接
北京市体检中心
呼和浩特市体检中心
悦康体检网提醒您,以上链接可以实时查询预约日期情况,建议通过该链接直接预约。
点击预约>>>了解更多套餐详情及优惠信息。
上一篇: 头痛头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一篇: 疫情期间体检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