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珠蛋白测定(HAP)
是肝脏合成的一种α2球蛋白,能与血浆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定的复合物
载脂蛋白E(APOE)
血中 Apo E 的水平受环境遗传因素的影响。血 Apo E 水平升高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者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此外,Apo E 多态性尚与许多异常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发生及Alzheimer 病等有关。
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
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Blood Smear: Details on RBCs); 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
血浆D-二聚体测定(D-Dimer)
排除静脉血栓性疾病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标志,如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s、家族性、孕妇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的辅助诊断,监测免疫治疗效果。
甲状旁腺激素(PTH)
调节体内血钙和血磷代谢的指标
血型鉴定
分为A、B、O、AB型四种,每个人都须了解自己的血型,若输血时遇到不配合的血型,会造成体內溶血之情況发生。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mALB)
肾脏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有利于早起发现肾脏疾病。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FDP)
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
血常规
检测血细胞情况、排除炎症性疾病、血癌、贫血等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ST主要分布在组织细胞内,尤其在心肌细胞中最多,故心肌梗塞时血清中AST明显增高。心肌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也可升高
血脂四项
血脂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了解肝脏功能状况。ALT主要存在于肝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引起ALT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
为肝病的常用检查指标之一;胆道疾病可因生成增加、排泄障碍而升高。
腺苷脱氨酶(ADA)
用于结核杆菌感染、慢性肝脏损害的辅助诊断。
载脂蛋白B
增高常见于Ⅱ型高脂血症、胆汁淤积、冠心病、肾病、脑血管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银屑病。降低常见于肝功能损害的实质性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低β-脂蛋白血症。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
可了解肝细胞有否损害,检查肝胆相关疾病等。
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了解肝脏功能状况。GGT主要存在于肝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GG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引起GGT升高。
载脂蛋白A
用于筛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肌酐、尿素、血清尿酸
包括尿素或尿素氮、肌酐、尿酸三项肾功能指标,可了解肾脏的生理功能是否出现损害,排除肾脏疾病等。
脂肪酶、胰淀粉酶
脂肪酶 (LPS),胰淀粉酶 (P-Amy);胰腺炎时增高
高血压风险检测
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测定 (AT-I)、血管紧张素Ⅱ测定(AT-Ⅱ)、醛固酮测定(ALD)
肌红蛋白(Myo)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
血浆凝血VIII因子测定
血浆凝血VIII因子测定 (Coagulation Factors Ⅷ);减低长见于:血友病。 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等。
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
主要由心脏分泌的利尿钠肽家族的一员,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能调节血压和血容量的自稳平衡,并有利尿作用。
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脱氢酶(LDH)是催化乳酸和丙酮相互转化的同工酶,属于氢转移酶。该酶存在于所有动物的组织中,在肝脏中活性最高,其次为心脏、骨骼肌、肾脏,在肿瘤组织及白血病细胞中也能检测到
血浆凝血VII因子测定
血浆凝血VII因子测定 (Coagulation Factors Ⅶ);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减低:见于先天性VII缺乏症、肝脏疾病、DIC和口服抗凝剂等。
C反应蛋白
升高常见于:急性炎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风湿病等疾病。
肌钙蛋白I(cTNI)
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坏死的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危险分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肌钙蛋白值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梗死、心力衰竭及其他导致心肌损伤的疾病如胰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数值越高,损伤范围越广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检查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抗凝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测定(APTT)
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的敏感筛选试验,对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及相关抑制物的检测和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的筛检、肝素治疗的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术前检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血沉ESR);生理性增高:幼儿、经期、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 病理性增高: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活动性结核、组织严重破坏、贫血、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重金属中毒。
凝血酶时间测定(TT)
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原后血液凝固的时间。
空腹血糖
评价人体空腹状态下糖代谢是否正常,评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
尿常规
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结石及了解肾功能,还可用于协助检查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肝炎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增多见于: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肿瘤,单纯性肥胖、口服避孕药等。 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结合及萎缩、垂体功能减退以及摄入地塞米松、左旋多巴等药物。
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
泌尿系统感染和尿路结石时,NAG 可正常。肾移植患者,尿 NAG 测定可早期发现排斥反应。肾病综合征患者尿 NAG 升高,缓解期下降。可用于药物毒性监测和早期发现。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HA) 甘胆酸(CG) 层粘连蛋白(LN) IV型胶原(C IV) 三型前胶原N端肽(PIII N-P)
血清总胆汁酸
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rinogen)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适用于急性肝炎,药物及酒精引起的早期肝损伤鉴定。
血清前白蛋白
做前白蛋白检查来测定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可反映肝脏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功能,在临床中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以及提示一些疾病的变化及预后
血清胆碱酯酶
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早孕诊断及乳腺癌、卵巢癌、卵巢囊肿相关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
抗CCP抗体指抗环瓜氨酸(ccp)抗体检测,抗环瓜氨酸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高度特异性指标。
糖类抗原CA242
主要用于胰腺癌精准筛查,与CEA同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及诊断
糖类抗原CA724
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甲胎蛋白AFP
筛查肝癌、生殖腺胚胎癌等,及肝炎是否活动
糖类抗原CA199
主要用于筛查胰腺、胆道、肠道及甲状腺等器官肿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乳腺、卵巢、食道、胃肠道癌的筛查有临床重要意义。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
对恶性肿瘤的初筛、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评价和预示肿瘤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糖类抗原Ca50
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
糖类抗原CA125
主要用于卵巢癌、子宫内膜、肝、肺、结直肠、胃肠癌诊断和治疗监测。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辅助诊断肺鳞癌、食管鳞癌、宫颈癌、膀胱癌、皮肤癌等。
α-L-岩藻糖苷酶(AFU)
其有利于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之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 %)
AFP-L3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2%。用于鉴别良、恶性肝病,有助于预警肝癌发生;有助于预测肝癌预后;有助于评价肝癌疗效。
血浆凝血V因子测定
血浆凝血V因子测定 (Coagulation Factors Ⅴ);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减低:获得性减低者见于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等。
甲功五项
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主要指标,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筛查。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
血清中anti-TG水平增高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nti-TG和anti-TPO共同增高提示慢性淋巴细胞滤过性甲状腺炎(Hashimoto氏病)的可能。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筛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类风湿因子
风湿活动和类风湿性病变相关指标,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25羟维生素D
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ASO)
作为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的辅助诊断。
血清铁蛋白
铁蛋白合成增加:炎症、肿瘤、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减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细胞损害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微量元素检测
判断人体微量元素平衡状态、评价营养状况,预防微量元素失衡所致疾病的发生,指导合理饮食
酸性糖蛋白(AGP)
主要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指标,在风湿病、恶性肿瘤及心肌梗死患者亦常增高,在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等情况下降低。
总铁结合力
诊断缺铁性贫血,肝细胞坏死,肾病,尿毒症等疾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RBP)
早期发现肾小管的功能损害,并能灵敏反映肾近曲小管的损害程度,还可作为肝功能早期损害和监护治疗的指标
血清蛋白电泳
即用电泳方法测定血清中各类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对于肝、肾疾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意义。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系统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以TRF-Fe3+的复合物形式进入骨髓中,供成熟红细胞的生成。血浆中TRF水平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TRF在炎症、恶性病变时常下降,在慢性肝疾病及营养不良时亦下降。在急性肝炎、缺铁性贫血时会增高。
MR类PET
限虹口)类PET成像实际上是磁共振的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是通过一种特殊设计的序列,加强对于水的弥散敏感;从而在图像上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