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在线

专家推荐
适宜人群:老年女性,中年女性,青年女性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


重点筛查(2项)
-
感染专项 | 乙肝表面抗原
筛查有无传染类疾病
-
DR正侧位片 | 胸部正位片(不含胶片)
检查人体胸部、骨骼等方面疾病
套餐详情(12项)

提前预约时间 |
为了能成功提交订单,您最晚要在体检前1天16:00前预订,请尽早预订。 |
套餐预订须知 |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8:00-10:30(到院时间为08:00-10:30) 体检地点:广东省广州市恒福路117号6号楼1楼 体检凭证:体检当天凭借悦康体检网预订成功短信,报体检者姓名或者手机号码享受体检服务。 优惠信息:会员在线支付可抵用体检套餐标注出来的相应面额现金 注意事项:当您预约套餐时,即表示接受检测的所有项目。如因自身原因放弃体检套餐中的检查项目,网站将不予退款处理。 订单退改:如客户预约成功后选择退款,需扣除套餐实付金额的10%作为服务费。最高不超过100元。(*个别体检中心执行单独退赔政策*)改期免费。未预约成功选择更换医院或者退款,平台不收取服务费,也不做任何赔偿。请悉知。 |
体检注意事项 |
体检前
①体检前一天请您清淡饮食,勿饮酒、勿劳累。体检当天请空腹。 ②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晚上8点后不再进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③例假期间不宜做妇科、尿液检查。 体检中 ①需空腹检查的项目为抽血、腹部B超、数字胃肠,胃镜及其它标注的体检项目 ②做膀胱、子宫、附件B超时请勿排尿,如无尿需饮水至膀胱充盈。做妇科检查前应排空尿。 ③未婚女性不做妇科检查;怀孕的女性请预先告知医护人员,不安排做放射及其他有影响的检查。 ④做放射线检查前,请您除去身上佩戴的金银、玉器等饰物。 ⑤核磁共振检查,应禁止佩带首饰、手表、传呼、手机等金属物品,磁卡也不应带入检查室,以防消磁。 体检后 ①全部项目完毕后请您务必将体检单交到前台。 ②请您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及时复查.随诊或进一步检查治疗。 ③请您保存好体检结果,以便和下次体检结果作对照,也可作为您就医时的资料。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体检中心(东区)始建于1993年,是广东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局直属的综合性省级中医医疗、科研机构,位于广州市恒福路60号,毗邻白云山和麓湖,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1000㎡,建筑面积20000㎡。全院专业技术人员9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多名,中级职称人员15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名,省名中医8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体检中心(东区)是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120)单位、医保定点三级甲等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香港大学实习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中医研究所之一。“文革”期间,省中医研究所解散。1978年5月25日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同意恢复省中医研究所,并将它作为广州中医学院附属科研机构。1985年3月15日,广东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省中医研究所定编30人,并改由省卫生厅直接领导。1986年初,省委正式批准并确定筹建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及其附属医院。1987年12月,省中医研究所正式从省药物所分出。1990年,研究所在省计委、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在恒福路筹建综合大楼。1993年12月8日,恒福路综合大楼顺利完工,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正式开业。
目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体检中心(东区)已发展成为一间拥有恒福路总院外设一座分院和四个门诊部的大型三甲中医院。现医院开放病床1000多张,临床科室20多个,日均门诊量超过3000人次,“120”年出车3000多次,年住院病人20000余人次。医院拥有多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包括核磁共振(MRI)、64排螺旋CT、数字化血管减影成像系统(DSA)等大型仪器设备,开展了心血管等多专科介入诊疗技术及腹腔镜、宫腔镜等多项腔镜诊疗技术。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体检中心(东区)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专病专科30多个。其中中医心病学、针灸康复学及中医药工程技术学已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科、脑病科、骨伤科、肿瘤科、护理及临床药学等7个专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科。脾胃病、呼吸、内分泌、妇科、外科等为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临床运用分期针刺疗法、中药药氧头皮针疗法、龙氏整脊手法、针刀疗法、活血伸筋洗剂外用、温经扶阳贴外敷等特色疗法及“中风复元口服液”等院内制剂,“环项七针”、“颈三针”、“腰三针”、“分期针刺法”等特色针法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体检中心(东区)拥有唯一的国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2100多平方米的实验场地、2000多万元的科研设备及400多平方米的SPF级动物室。
自1993年起一直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开发、生产、推广和应用工作,承担了相关科研项目百余项,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及安全性评价、临床等效性评价、产业化关键技术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对723种中药配方颗粒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专利10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相关论文186篇,获得局级以上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培养专业人才200多名,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